环球

认识中国香港楼市历年“辣招” | 海外

Ankely Tam700x190

近年中国香港政府推出的压抑楼市措施都被称之为“辣招”,这跟中国香港人惯用广东谐音有关,取其与“辣椒”同音同义之意,辛辣味道既非所有人能受得住,又有不同强烈程度之分,正好是形容压抑措施的强弱招数。

早年中国香港房产市场因炒卖活动炽热,短期转售物业图利的炒家与日俱增,买家利用以确认人身分转售物业(“confirmor”俗称“摸售”)个案频生,情况似是越来越严重;政府于2010年11月开始发出第一招,凡涉及住宅物业的交易必须支付额外印花税(SSD);买入物业后只要在6个月至24个月内再转售,皆须按楼价支付5%至15%税款。

击退短线的“摸售”投资者后,2012年市道再次蓬勃,政府在同年11月同时实施升级版额外印花税和增加第二招买家印花税(BSD),希望能压制这敞炒风;在原先的禁售期24个月增至36个月,又在禁售期内转售物业的税率加至由10% ̴ 20%。而第二招主要是针对非中国香港永久性居民和以有限公司名义购买住宅物业的买家,被定义的投资者在购买物业时除了要支付必须的从价印花税(AVD),还须按楼价缴付15%买家印花税

市况稍为受到控制,投资情绪一时受到冷却,但中国香港实在是个非常自由的市场,而且长期土地供应有限,市面现楼货源不足,不论是甚么箇中理由速成的交易,当有买家入市有成交,都会被大众视之为有承扥力的指标;羊群心理效应下,楼价连声破顶。2013年2月中国香港政府急忙地再加推“双辣招”,意谓双倍从价印花税;由原本税率最高的4.25%,大幅调升至最高8.5%,条例只豁免购买住宅物业作为自住用途的首次置业或换楼人士,即使是中国香港居民如果购买第二套房也须支付双倍税,而购买工贸办公楼、商舗的投资者同样要付双倍税,若买家是非中国香港永久性居民仍然要支付买家印花税

这几年受惠于全球货币量化宽松和人民币贬值关系,而且港元跟美元挂钩又有对冲作用,诱使投资气氛高涨,内需要求越加紧张,就连一些质素较平民化,楼价较低的所谓“上车盘”都被推到非一段市民所能负担的水平。楼市楼价虽然历练多番措施打压,但仍反覆持续向上,似乎远远未能达至政府的预期目标。于是政府尽地一铺在2016年11月5日将从价印花税划一提高税率,所有住宅物业交易均须支付15%税款并实时执行,只维持首次置业或换楼人士可以获得豁免。政府原意希望增加投资成本就可减低投资意欲,以为可以捍卫首次置业的市民,可惜政策漏洞衍生逆思考行为,突然之间市场上竟然多了一大批“首置人士”蜂拥而至加入抢购行列。推出划一税率措施不久,离奇事件开始陆续出现;所见的都是重量级“首置人士”,已不再是普通的年轻夫妇、青年才俊、又或是回流的中年家庭,取而代之的是某某富豪、上市主席后人、大明星都以首置身分买楼,又有刚18岁或80岁的首置人士由亲人做担保买楼。再者,有些更激烈的首置人士一次过以一份买卖合约购入几个甚至十几个单位(统称“一约多伙”),声称作为自住之用,简直前所未闻之震撼景象!为杜绝多样化的避税行为手段,2017年4月政府急忙修改法例拨乱反正;但凡一份买卖合约内购入多于1个住宅物业,均须按划一税率15%计算从价印花税

见“椒”拆“招”后,市面暂时稍为回复正常。

于中国香港置业的相关现行实施的税际分别有:

  • 从价印花税
  • 买家印花税
  • 额外印花税

每项印花税的应用及计算方法,可浏览中国香港税务局网站

 

中国香港房地产精英Ankely Tam专栏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询或有疑问,欢迎随时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关注一下吧!

精明买家养成中心

全能顾问服务区

标签
降温措施 房产投资 印花税 辣招 香港 税率 置业

免费咨询

买家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400 041 7515

咨询线上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立即咨询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