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菲特今年再度访问日本,并加码对日投资;以及日股在6月初报收于 32217点之上,创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新高,并成为今年至今为止,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后,日本资产受到全球价值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日本经济持续向好 在新冠疫情后,日本的国内需求坚挺,这为经济复苏带来有力支持;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7%(年率),为连续两个季度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预计日本经济2023年将增长1.3%,2024年将增长 1.0%;这预示著日本今年的增长将高于欧元区,而未来两年的增速可与美国看齐。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也表明其经济正在有序向好中。日本5月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经常项目包括海外货物、服务,以及投资交易,顺差超过1.86万亿日元,为去年同期的约2.4倍,已是连续4个月的顺差。 而财务省的数据显示,日本2022年度税收超过71万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上涨6.1%,为连续 3年创出新高。 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下,日本资产凸显投资价值 日本央行近期再次重申将维持现行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对比很多发达经济体还在为高利息苦苦挣扎的情况,海外资金源源涌入日本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股市是“便宜日元”和资本流入的受益者之一,除了企业治理和利润的 改善,低估值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与美股价格和公司市盈率相比,日本的很多上市公司可谓“价廉物美”,如MSCI日本指数的未来 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为13 倍,而全球市场该数值为16.6倍。 日元的汇率近3年走势 日本一直是外国游客的首选旅游囯之一,2019年一度创下访日外国人数达到 3188万人的最高纪录。随著日本旅游业的复苏,4月访日外国人近200万人,是上年同期的14倍,约为疫情前2019年4月的三分之二。 5月访日外国人,已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5月的68.5%,恢复率超过4月的66.6%;据日本观光厅的数据,预计今年访日外国人数,将超过2000万人。 随着入境游客的激增,导致了酒店类别房产的价格上涨;而第一季度的商业房产投资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别的房产投资中,酒店类别的投资额同比增幅最大,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960%。 风险披露: 本公司提供的环球市场、日本房地产市场等情况和分析,幷非以发行的产品为参考,只旨在提供信息给投资者以了解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思考。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上述情况和分析不能确保其内容和引用的数据的正确性,也非作为任何特定投资产品,策略,计划的建议或推荐。
日本经济有序趋上,旅游呈现不俗表现 日本在国内需求的支撑下,已迈出疫情阴霾,经济表现持续向好。 根据最新公布的日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GDP环比增长1.5%,超出市场预期,且为连续3个季度保持GDP正增长。 根据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预计日本今年经济可增长1.4%,明年(2024年)将增长 1.0%;基于IMF的上述数据,预示日本2023年的增长或将高于欧元区,且未来两年的增速或可与美国看齐。 明年(2024年)将增长 1.0%;基于IMF的上述数据,预示日本2023年的增长或将高于欧元区,且未来两年的增速或可与美国看齐。 疫情后全球各国的旅游大都会迎来一波快速增长,日本亦是如此,并且在“便宜日元”的加持下,近几个月来,每月都有出色表现,涨幅可观。 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继6月访日外国人再次突破200万人后,7月的访日外国人更是超过232万人,环比增长11.9%,创下疫情后新高;这为日本观光厅预计今年访日外国人数超过2000万人,更添助力。 同时;日本7月住宿旅行统计也显示,入住国内宾馆和酒店民宿等的人数,包括日本本国人和访日外国人,已累计达到约52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2%,相较于2019年的同期,也有2%的增长。 7月的宾馆和酒店民宿等的入住率约为57.8%,较去年同期增长逾10%。大阪、东京等的游客增长幅度显著。 日本地价上涨地点超过90% 受到国内需求坚挺下的人流量恢复,商业类房产和店铺的需求增加明显,而受惠于旅游增长迅速的城市和地区,也迎来较好的房地产需求上涨。 根据国土交通省“地价动向报告”,三大城市圈和主要地方城市的80处地点,地价上升的地点达到74处,占比93%;其余6处地点的地价持平,所有80处地点中无任何1处下跌。 2023 年第二季度,日本商业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7,490亿日元,同比增长3%,且高于过去五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数值。 受海外投资者强劲购买的推动,住宅类投资额达到910 亿日元,较同期增长超过 370% ,为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基于目前“便宜日元”下,日本的资产价格水平,以及其经济和旅游等表现,建议可以重点关注日本房产的投资,特别是大阪等区域的酒店民宿。
巴菲特时隔11年后,再度访问日本,并在接受采访时称看好日股,并会考虑加码投资。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将对日本5大商社的持股比例从5%左右提升至7.4%。目前巴菲特对日本股票的投资,已成为其除美国以外持有最高股票数的国家。 而在巴菲特的背书下,外国投资者正在大幅购买日本资产。 自美联储开启加息后美元走强,因此大多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都出现了 一定幅度的贬值,而日元的持续贬值更甚,其贬值幅度一度成为G7国家之最。 而在日本央行继续执行货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日元近期又继续维持贬值趋 势,5月25日再现1美元兑145日元的低位。 当前的日元贬值,其实对日本经 济还是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首先,贬值利好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 然后,贬 值带动日本股市上涨,日股在5月17日突破3万点大关;6月5日更报收于32217点之上,创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新高。 最后,从海外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日本资产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资金也在源源流入中。 日本股市是今年同期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截至5月底,东证指数自年 初以来上涨 14%,是199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日本股票的优势,包括日本上市公司治理取得成果,向股东返还的现金的公司数量和总额不断增加, 日本回购和股息总支出去年升至创纪录水平。 近50%的日本企业资产的负债表为净现金,而美国企业的这一比例为22%。 东证指数成分股公司中约有54%的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帐面价值,而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这一比例 仅为7%,此数据足以体现日股的投资价值。 日本的房产投资也持续上涨。第一季度的商业房地产投资同比大增102%,投资总价值超过1.27万亿日元,其中海外投资较去年大涨401%。 在所有类别的商业房地产投资中,写字楼吸引的投资资金最多, 约为6050 亿日元。 酒店类别的投资额同比增幅最大,同比增长超过 960%,为1,450 亿日元,而外国投资者贡献的投资价值超过 500 亿日元。 风险披露:本公司提供的环球市场、日本房地产市场等情况和分析,幷非以发行的产品为参考,只旨在提供信息给投资者以了解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思考。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上述情况和分析不能确保其内容和引用的数据的正确性,也非作为任何特定投资产品,策略,计划的建议或推荐。
继2月份外国人访日数量出现大幅上涨后,3月继续保持上涨态势,访日外国人总数突破181万人,为2022年同期的27.5倍。 数据显示,目前的外国访客数已恢复至疫情大流行前同期的约三分之二;外国游轮在疫情后的再次停靠,以及传统春天旅游季的到来是人数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外国访客结构来看,韩国游客数量位于首位,约占整个外国访日人数的25%;目前中国大陆的访日人数较疫情前仍有大幅度的差距,但3月的访日人数较2月,还是上涨了约一倍。 大阪将建造一个集赌城、娱乐、酒店、会议等多功能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一直广受各界瞩目。 近日,该计划终于迎来了关键性的一环,日本政府于4月批准了综合度假区(IR)建设计划。 这意味著,在日本的首个特定地区,即大阪府/市可建设以赌场为主导,包括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在内的综合度假区,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据悉,该度假区将于2029年秋冬开业。 选址大阪湾“梦洲”人工岛,占地近50万平方米这一综合度假区计划,被认为是日本政府推动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目前的资讯显示,以赌场为驱动的综合度假区,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吸引2000万名游客,其中约600万名为访日的外国人。 每年营收或可高达5200亿日元;为大阪和周边地区提供约3.7万个就业机会,并带来约1.3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这将有力地促进日本旅游业和娱乐业的发展。 综合度假区(IR)建设计划的通过,也为大阪及周边地区的房地产注入新的亮点。 市场普遍认为,IR建设计划将是“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后的热点延续,一方面,作为兴起的旅游和商业中心,土地价格会稳步上升。 另一方面,大阪的世博会和极具规模的赌城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将有效的推动大阪及周边区域的租房和民宿酒店业,从而会持续推高大阪及周边相关地区的房产价格。 风险披露:本公司提供的环球市场、日本房地产市场等情况和分析,幷非以发行的产品为参考,只旨在提供信息给投资者以了解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思考。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上述情况和分析不能确保其内容和引用的数据的正确性,也非作为任何特定投资产品,策略,计划的建议或推荐。
放松疫情管控措施后,日本的旅游业正在逐步恢复,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二月外国人访日数量超过147万,是2022年同期的88倍,但较疫情前(2019年)的同期,仍减少约43%。 从访问者的国家或地区来看,韩国,台湾,香港位居前三。 日本政府正在积极推出系列政策,以“可持续观光”、“扩大消费”,以及“促进地方吸引游客”为三大支持点,有效提高访日游客数量;而中断长达3年的游轮,也将恢复来航日本,预计2023年内,日本将迎来外国轮船数约212艘。 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经历了17个月的上涨,今年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更是上涨4.2%,创下了近41年来的新高。 2月该指数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3.3%的上涨,远高于日本央行提出的2%的物价指数上涨目标;尽管如此,日本央行最新的决定,依旧“维持货币宽松和长期利率上限不变”的政策。 自美联储于去年开启持续加息以来,在强势美元的压力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但日元的贬值程度尤为严重,其贬值幅度为G7国家中之最。 日本政府在去年第三季度末不得不直接干预外汇市场,这是自1998年以来日本首次直接干预汇市以支持日元,但显然这种干预是不可持续的。 若日本央行不调整货币政策,弱势日元或短期内较难改变。而弱势日元,却凸显出日本房地产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据数据统计,2022年外国投资者对于日本的房产投资縂额达到1.3 万亿日元,同比上升12%。 在投资额超过100亿日元的交易中,外国投资者是总交易量的44%,而该上涨趋势仍在延续中。 风险披露:本公司提供的环球市场、日本房地产市场等情况和分析,幷非以发行的产品为参考,只旨在提供信息给投资者以了解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思考。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上述情况和分析不能确保其内容和引用的数据的正确性,也非作为任何特定投资产品,策略,计划的建议或推荐。
今年以来全球饱受通胀困扰,多年无法达到央行通胀目标的日本也迎来了持续的通胀。 据最新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0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3.4,比去年同期上涨3.6%,是1982年2月以来的同比最大涨幅,更创下了40年来的新高。日元的贬值也推高通胀的原因之一。 尽管受到美联储或放慢加息政策的乐观预期,以及日本政府和央行于今年9月出手干预汇市的影响,但近期日元对美元仍一度超过1美元兑140日元,日本贬值的影响不容小视。 为了对抗高通胀,许多国家的央行纷纷采取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政策,因此,相当一部分的发达经济体的房产市场面临重压。 而反观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日元的持续贬值短期内或很难改变;种种迹象显示,日本房产对于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J-REIT 指数下的基础资产和股息支付都表现稳定,显著好于发达经济体的同业。 投资者对于住宅类房产的兴趣在持续增加,带动了该类物业价格的上涨;写字楼的租金情况明显转好。 2022年第三季度,甲级写字楼租金自疫情以来首次出现持平;空置率在在新增供应的影响下有所上升,但交通便利的写字楼受影响不大。 东京中央五区的办公楼租金和空置率情况 随著防疫政策和入境限制的放松,酒店业和商业零售类物业获得进一步上升的势头。在疲软日元的带动下,不少大机构也纷纷采取行动,如基汇资本(Gaw Capital)近期宣布将在未来的1.5 至2年内追加35至40亿美元的投资。 风险披露: 本公司提供的环球市场、日本房地产市场等情况和分析,幷非以发行的产品为参考,只旨在提供信息给投资者以了解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思考。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上述情况和分析不能确保其内容和引用的数据的正确性,也非作为任何特定投资产品,策略,计划的建议或推荐。
中国A股市场将在2023年迎来转折向上! 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绑(调整为“乙类乙管”后,防疫政策不再约束接触式消费和场景式活动)和宽信用稳增长政策将助力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向好。 2022年12月防疫政策优化已明确政策预期拐点,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改善市场风险偏好。 2023年3月欧美加息预计结束,人民币汇率拐点出现并逐步升值,打开估值修复空间;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点出现,增速弹性更大,夯实修复基础。 随着前述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无风险利率下行(美债利率筑顶回落),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外资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A股开启全面修复趋势。 “二十大”会后第一年(2023年)改革类政策密度高,全国“两会”后关于税制改革、绿色低碳、共同富裕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政策落地成为重要看点。 这个阶段市场风格更偏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四大安全”领域,具体包括: 1. 能源资源安全关注传统能源(煤炭/油气)保供、新能源内需扩张、供需偏紧的关键矿产资源(锂、稀土)。 2. 科技安全关注半导体产业链、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计算机软硬件)、数字基建(运营商、ITC设备等)。 3. 国防安全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及发动机、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 4. 粮食安全聚焦种源自主可控,抢占生物育种产业化机会。 除“四大安全”外,建议关注全球份额持续提升的中国优势制造业(智能汽车、化工)。随着2023下半年经济的复苏和消费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保持继续增长。 目前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整体GDP的比重仅在54%左右(发达国家比重普遍在70%-80%),提升空间很大。 2023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有望接近5%。落实到A股基本面,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体上行,结合对GDP增速的预测,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 二十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2.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半导体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密切关注物联网、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3.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1 “补短思维”,国产替代相关领域:高端通用芯片、核心电子器件、半导体设备、基础软件与操作系统、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高端科学仪器、生物育种。 3.2 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先进技术方向。 3.3 基础设施相关:物流、航运、电力等供应链基础设施不足领域。 4.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及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重点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等。 5. 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关注军工行业! 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出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能源资源、粮食安全。 1. 电子行业:产业技术方面减少关键材料和产品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自主可控确定性增强,积极把握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会。 (1)半导体设备行业安全发展背景下的投资布局:看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 (2)半导体设备层面,持续看好半导体设备国产份额提升的逻辑,建议关注上市公司包括*北方华创、*华海清科、*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盛美上海、至纯科技、拓荆科技 (3)半导体设计层面,建议关注:(a)DDR5 产业:*澜起科技、*聚辰股份;(b)特种 IC:*紫光国微、臻镭科技、智明达;(c)设计逻辑:*兆易创新、*晶晨股份、中颖电子。(d)手机供应链:*韦尔股份、*卓胜微、唯捷创芯;(e)模拟芯片设计:*圣邦股份、*思瑞浦。 (4)半导体材料层面,国产替代亟需加速,晶圆产能规划适配材料发展,建议管制:(a)半导体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b)面板光刻胶:雅克科技、飞凯材料;(c)电子特气:昊华科技、华特气体。 2. 计算机行业: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它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二阶深化,有望开启数倍于首阶段的市场空间。 建议关注:(a)基础硬件领域:*神州数码、*纳思达、*中科曙光;(b)基础软件领域:太极股份;(c)应用软件领域:*金山办公。 3. 金属行业:关注资源自给及技术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a)矿产资源自给领 域:*紫金矿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2)技术替代领域:钠电池转型的*华阳股份。 4. 国防军工行业:极需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关注国产化替代进程。电子信息化方面,建议关注*振华科技、*中航光电、*宏达电子、*航天电器;军工新材料,建议关注*光威复材、*西部超导。 5. 汽车行业:供应链、数据安全是基石。目前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逻辑有望得到进一步加速。建议关注:*比亚迪、*伯特利、*拓普集团。 6. 新能源行业:自动驾驶、氢能源、储能三大万亿级新赛道蓄势待发;“碳中和”是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锂电领域,关注行业龙头 *宁德时代;光伏领域,关注*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储能领域,关注*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特高压领域,关注*思源电气、*特变电工、*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7. 通信行业:依托芯片国产化,重点关注光芯片。建议关注:(1)磷化铟领域,重点关注 *光迅科技。(2)硅光领域,目前仍需依靠美国代工,未来需在代工环节加大投资。(3)铌酸锂领域,光通信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关注上市公司光库科技。 8. 医药行业:重点关注高端医疗制造自主可控和生命科学产业供应链安全。参考国际经验,疫情放开后的长期、复杂的影响,医药行业将在2023年全年维持高景气度。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在下游医疗机构不断渗透给了奕瑞科技带来发展机会,建议重点关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奕瑞科技。 中国A股投资,宜采巴菲特暨索罗斯投资管理模式 1. 据Wind统计,2022年12月以来至目前,有617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了包括券商、公募基金等在内的机构调研。 按照所属的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行业最多,达到79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数量居于其次,为77家;电子行业公司有68家,数量居于第三。 2. 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安全”出现50次,“发展”出现108次, 首次出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可控)、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国防军工,这是A股在2030年之前为中国经济创造大量资本溢价的源泉。 3. 中国A股(包括科创版)4,874家上市公司,按Buffett选股要领及参阅个股近5年财报数据,选出核心绩优股50家+120家成长股;同时搭配295家连动观盘,共筛选出465家(家数占全体上市公司的9.5%)。 4. 上证指数(周K)在展开B浪反弹之前,2023Q1~Q2再创2885点新低的概率小。面对A股市场操作,宜采五维价值投资---基本面、技术面、情绪面、货币面及政策面。中国A股市场,不仅用Buffett投资法,还要锁定风险,采Soros套期保值策略对冲避險要领!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理性投资,风险自担。本文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作为短线投资建议!
亚洲投资者对日不动产的投资热情正在提高。背景是历史性的日元贬值,资金还正在流向日本的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市场。 外资企业开始购买相对便宜的日本不动产。随著日元贬值,日本的商用不动产按美元计算的价格指数降至异常低的水平。 在低利率背景下,衡量投资回报的「收益率差(Yield Spread)」也保持稳定,预计海外企业的投资将持续。按日元计算的价格也有可能面临上涨压力。 相关统计显示,2021年亚太地区对日本不动产的投资额为25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6.1%。 在现阶段,2022年仅GIC等的3个项目就达到2021年投资总额的一半。如果日元贬值进一步推动对日投资,有可能逼近2019年的水平(42亿美元)。 亚洲等海外投资者还把资金投向日本的REIT。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显示,海外投资者的1~5月净买入额约为900亿日元。 与投资美国REIT的ETF在1~6月流出近12亿美元资金形成对照。来自亚洲的海外投资者对日本不动产的投资额仅次于美洲。 日圆贬值,随著日本肺炎疫情趋缓,3月1日起放宽入国管制,首批回到东京的是商务客及留学生,从2月底开始,在学校附近的租屋需求突然大增,市场一反过去沉闷的景象。自3月以来,外国人留学生和就业者购买房地产的数量也有了大幅的增加。 投资者比较青睐买新房子,从整个成交比例中来看屋龄的话就很明显,屋龄0到20年的房子成交率都超过30%,但是成交率最低的屋龄30年以上仅有16.4%
「日圆创25年新低,投资房产好时机?」 抑或是,「楼价近30年高位,卖楼套现是机会吗?」 其实,这两句话并没太大关系,只是反映外国人对日本房地产买卖双方的两种看法。你是哪一方呢?以下的评论,或会帮你你找出答案! 近月,日本房产界出现忙得不可开交的现象,与几名日本房地产中介交流时,他们异口同声表示「好忙好忙,更会忙到年底」。 他们解释,除了要回复客人有关房产资料和问价的来电及电邮,自七月日本对外开放放宽后,更开始要接待海外旅游团及免检测之商务人士,种种迹象显现全面通关指日可待。 然而,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更是急不及待,马上托地产中介申领商业签证,冀快人一步到实地考察作买楼投资。 PropCap 房产投资入门知识 一般投资房地产的总回报 = 房价增值率(Capital Gain)+ 租金回报率(Rental Return) 如投资海外房产就需加上汇率回报(FX return)。各回报率会受市场不同因素(Factors)影响,大致因素如下: 房价增值率(Capital Gain): Supply/Demand, Income Growth, Money Supply, Interest Rate…etc 租金回报率(Rental Return):Supply/Demand, Inflation…etc 汇率回报率(FX return):Interest Rate, Currency Supply / Demand(Trades demands, Speculation)…etc 我们先认识这3个回报率的含意,以及他们如何对日本市场造成影响。 房价增值率 (Capital Gain) 房价一般而言是持续上升。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爆破,经历了十多年持续性走下波,终于在2003年始上升。今日东京都二手楼的平均成交价,已升至泡沫时代的平均价,而楼价一年的平均升跌幅大概是3-5%。 如果有人说日本楼价不曾上升,则代表他正与30年前的楼价相比较。当然,我相信没有香港人在30年前已开始投资日本楼,若有的话,应该是十年前了,那当时的房产至今没有理由不赚钱。不赚钱的原因或者是「入咗垃圾货」。 租金回报率(Rental Return) 租金回报率的算法是以一年的租金收入/楼价计算的。 一般租金都是平稳上升,惟日本租金与过去30年并无明显差别。也就是话,租金收入在不变而房价上升的情况下,租金回报率就会一路走低。日本楼租金回报率正正是这个走势。 汇率回报(FX Return) 外币FX投资有升有跌, 不似其他投资产品般长升或长跌,因此一般人都以短炒形式操作非长揸。而另一个特色是,一般投资产品走势上升时慢,下跌则会加快波动率上升,但外币汇率上升和下跌时的波幅较为接近,因此每一个周期波动会较短且变化不大。 基于以上因素,那究竟应否买入日本楼或放售? 现在的你可以选择你心水的情景! 我认为现在是低位买日圆投资房产的好时机! 恭喜你选择了投资日本房地产! 日圆兑港币美金创25年历史性低位,对于不少人来说是前所未见,甚至40多岁的中年人亦仅有一面之缘,显得现今的日圆汇率十分诱人。 投资讲风险,无人知晓未来走势会升或跌、长升或长跌。其实投资产品的特性是容易理解的,例如,债券到期时取回本金;房产价格则基本上是长期上升;而对于一种货币,除非人民对它失去了信心,否则局面大多是「升升跌跌」。如果能在低位大手买入外币,想投资海外房产就「想输都难」。 投资外币就要认识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那现在是否买入日圆的机会呢? 我们可以参考USD与JPY历史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又名(Volatility)。 USD/JPY Volatility Per Month: 平均是 3.83% ,等于一个Standard Deviation,意思指有67%机会率USD/JPY汇率在一个月后升跌幅不大于3.83%左右。 标准差对投资者有什么启示? 我们可以比较一年的USD/JPY Volatility和一个月的USD/JPY Volatility 一年的Volatility的算法是: (Volatility Per Month)3.83% × √212 = 13.27% 意思是一年的升跌有67%的机会率是 ±13.27% (一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以内。 如果我们放大观察这两个标准差,即是有95%的机会率升跌幅度在 13.27% × 2 = ±26.54% 以内。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今年USD/JPY的走势。 一年前至今,日圆已贬值了26日圆,超过23%以上,稍达至两个标准差的26.54%,这类情况属为罕有,100年内仅有5次机会发生,而今日的日圆差一点就达到绝地反弹的水平,加上7月联储加息或会对日圆压力的巅峰,实在值得留意! 我们可以想像美日汇率一年间的浮动达23%,比房价升跌大得多(1年升10%已非常多)如果在合适的时机买入日圆作房产投资,期待回报率十分理想。除了日本房产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以日圆来投资的方法呢? 成为 Propcap Technologies 平台的房贷放款者(Mortgage Funder)也是不错的选择,一年的定息回报达至6%~8%。 创30年楼价高峰,是否时候卖楼套现呢? 今日选择出售日本房地产的你,恭喜赚钱了! 战后的日本房产价格俨如坐过山车,导致八、九十年代的一家三代也无力供楼,之后千禧年代,价格更一度陷入低迷,房产业一蹶不振。 事实是否如此?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中央银行在股票市场上不断地买进Topix和J-REIT的成分股。2012年12月安倍前首相于第二次上场后,为了稳定利率而不停地买进国债。 在存款负利率、超低息贷款的情况下,造成资产价格暴涨。当时的你,若有能力向银行申请贷款,想必猪笼入水。现今全球进入新高通涨时代,利率由历史性低位返回正常范围,对长期依赖低利率的日本肯定有影响。 许多人评论日本楼不应作投资,皆因楼价长期不升。倘使比较30年前的房价,的确是没有升跌,但对比10年前,二手住宅单位楼价已升至接近100%,如若这样都不算升值的话,这个人肯定对日本房产一窍不通。 投资房地产的优点是租金收入稳定,资产长期升值,可以通过贷款做杠杆,增加回报,但缺点是流动性低,短期变现未必易事,当经济疲弱的时候,成功卖出变得难上加难。 然而,今日楼价适逢是30年来的高位,简直是「Seller Market,条街无货卖」。如果想卖得好价钱,现在肯定是好时机! 当卖楼套现后,你会考虑将日圆兑换成港币后,但赚蚀或不多,而选择将日圆存入银行一、两年,等待美国加息周期完结后,日圆汇率想必或会回升,但此时的你,又会嫌弃日圆存款无利息,我会建议成为 Propcap Technologies 平台的房贷放款者(Mortgage Funder),一年的定息回报达至6%~8%。 了解更多 PropCap 日本房产按揭及Re-finance贷款计划 想知道 PropCap 如何帮你买日本楼或按揭套现? 不妨联络我们! 海外房产融资平台首席分销官李树钊 PropCap房产按揭贷款专栏
全球通胀高企,美国的最新通胀指数(CPI)同比上涨高达8.6%,创自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欧元区5月的通胀率创纪录地达到8.1%,物价上涨幅度为推出共同货币后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在3月加息后,6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来对抗通胀,该加息幅度为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也将迎来转捩点,计划于7月加息,终结其一直以来的“负利率”时代。 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政策不同,日本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日本4月的核心CPI(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2.1%,为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 但日本央行还是决定,将继续其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这显然与市场的部分预期相反,也未受到日本财务相等对于“日元骤然贬值的担忧”的影响。 纵观历史,日元一直被视作“避险货币”,因为当全球经济出现动荡的情况后,日元通常会出现升值。但日元的汇率今年以来却出现显著下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贬值超过1美元兑136日元,为20年多来的低点。 日元的贬值简述为三个原因: 其一:日美货币政策的截然不同,如之前所述,在美国实行加息和紧缩货币政策之际,日本央行却仍然坚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 其二:日本的国债收益率持续徘徊在低位,这导致了日美两国政府债券的利差不断扩大; 其三:日本的贸易顺差变为逆差;全球能源价格的飙涨,让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日本备受压力,日本因此已较难维持其原有的大规模海外净债权资产,并导致日元在套息交易解除后,购回日元资产的规模出现缩水;同时持续多年的巨额贸易顺差,已出现逆差。 汇率跌跌不休,日元的避险属性受到挑战。也有乐观的看法认为,货币紧缩政策或会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届时,日本的贬值趋势或可得到缓解。我们且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