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讯搜索

共有5265个相关内容

辣招全撤按揭松 信心恢复胜预期

上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楼市辣招全面取消,市场原本也有不少人估计可能会保留额外印花税,一方面防炒风,另一方面担心这会令8万多个单位变成随时可以推出市场,令放盘量大增为楼市添加压力。   但财政司司长表示,根据去年由三年改两年的经验,相信机会不高! 令人感到惊喜的不只是全面撤辣,而是金管局全力配合,同时放宽按揭,$3000万以下住宅物业都可以从银行按揭达到70%,压力测试也取消了,可谓锦上添花。   财政司司长在记者会上表示,一旦措施没有成效,将会继续出招,全力挽救楼市,显出政府对救市的决心!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政府决定优先发展北部都会区,而明日大屿则会延迟,暂时不会动工填海。有评论甚至认为明日大屿最终都会消失,无论如何未来的新增土地将会减少。  此外,未来一年的土地出售计划将主要推出一些优质地块,地理位置优越,流标的可能性较低,开发商也不会承受太大的资金压力。 在新房定价方面,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降价。   政府从上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教训中吸取经验,这次可以说是采取了更为有力的措施,旨在恢复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效果将会立竿见影!  撤辣首四天,一手新盘的尾货已经售出超过200宗,而周日开售的长沙湾新盘共有138单位,吸引了大量购房者,售楼处人潮涌动,预计能够一举清空库存。加上其他尾货,预计周日将售出超过300单位。  此外,新盘也再次吸引到了大宗购买者的关注,例如在红磡一个新盘,有一位购房者一口气购买了十个单位,而在西营盘也有购房者一次性购买了六个单位。  据了解,这些购房者多利用有限公司购买,只需支付较低的首期款,并利用长达720天的成交期。由于是现楼,还可以出租,实际支付仅相当于楼价的4%就可以持有两年,相当于购入了两年期权,期间还能够转售,风险低回报高,成功吸引了投机者的眼球。  另外,根据同事反映,在新盘的售楼处,说普通话的买家比说广东话的更多,国内买家似乎对新政策更受落,国内流行的社交媒体也有大幅报导。 过去十多年国内人的财富累积了不少,若能成功启动这群买家的购买力,香港楼市又再有一番新景象! 

中介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具体数额?购买日本房产,到底都有哪些费用?

我们在挑选日本房产时会发现中介不会把我们想看的每套房要付的费用算的非常详尽,临到交钱了才告诉还有这样那样的费用要交,这种未知的感觉导致我们总担心会不会被骗。今天就来详细讲一讲购买日本的房地产的各项费用都有什么,以及为什么中介一开始不告诉我们具体数额。 首先购买日本不动产会涉及到的费用有: 不动产中介费(含消费税)、不动产取得税、不动产登记免许税、印花税、固定资产税、都市计划税、物业管理费、物业修缮基金、保险费用、房屋托管费、个人所得税。 其次上述费用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一次性缴纳费用,即购买房产时付完以后就不需要再付的费用;另一类是需要每年缴纳的费用,也被叫做持有费用。 一次性缴纳费用 1. 不动产中介费(含消费税) 在购买时,日本的不动产行业均会收取中介费,价格根据房屋买卖的价格阶梯式计算,在法律中有严格规定,可以根据下表计算。由于房价基本会超过400万日元,所以一般会粗略收取(买卖价格×3%+60000日元)×1.1%(含税)作为中介费。 2. 不动产取得税 不动产取得税一般在购房后3个月收取,一般为土地固定资产评价额×3%+建筑固定资产评价额×4%。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是银行评估价格,二手房产的评估价格一般非常低。这部分属于不到准确交易阶段不会去精准计算的费用。 3. 不动产登记免许税 这个税种是在购房后缴纳的,一般为土地固定资产评价额×2%+建筑固定资产评价额×2%+司法书士(国内称律师)报酬(日本有专人负责产权转让登记手续费,手续费估约10万-40万日元左右,根据情况而定)。而这个税费也是按照银行评估价格计算的。这部分属于不到准确交易阶段不会去精准计算的费用。 4. 印花税 买贴在房屋买卖合同或贷款合同上印纸所花的费用,一般从邮局或者法务局购买。这个是法定税率,根据房产交易价格计算,可根据下表计算。   每年缴纳费用 1. 固定资产税(每年缴纳) 日本的国税,土地评价额×1.4%,房产评价额×1.4%,这个是需要每年缴纳的。在日本,房产与土地一起都属于固定资产税的内容。日本从1950年就开始征收固定资产税,有着成熟的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税是一种地方税,即缴纳给市町村政府的税金。这里的价格还是银行评估价格。注意:每年4月份左右发出通知,从6月份起每年分4次缴纳,交易前由原房主承担,所以根据买房时间不同,这部分费用也不同。 如果是新建住宅,在购买后5年内可以享受减税措施,因此税额较低,在第6年税金会增加。这部分依然属于不到准确交易阶段不会去精准计算的费用。 2. 都市计划税(每年缴纳) 日本地方税,土地评价额×0.3%,房产评价额×0.3%,这里也是银行评估价格。属于不到准确交易阶段不会去精准计算的费用。 3. 物业管理费(每年缴纳) 该费用通常由物业公司代为收取,优质的物业公司管理费非常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塔楼物业费非常贵,将投保率直接压到了1%左右。但是一般东京单身公寓的物业费都是正常价位,这个很难估算,但是不会太高,一户建没有这部分支出,取而代之叫做町会费,远低于公寓管理费。 4. 物业修缮基金(每年缴纳) 该费用通常为物业管理公司代为收取,修缮基金是用于房屋修缮和重建的。这个一般不会变化,但是部分老物件由于当时修缮基金估算偏低,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年提高,这个属于正常现象。一户建没有这部分支出,但是物件出现问题时需要自己修理,偶尔会产生巨大费用。 5. 保险费用(每年缴纳) 为什么要把这个费用算进去,确实很多屋主和不动产中介是不给客户买保险的。但是我们仍然建议大家一定要买火灾保险,日本房屋为了抗震,会使用很多木材,一旦发生火灾,没有火灾保险会损失惨重,除此之外地震保险、水灾保险都建议买。 这部分费用也很难计算,根据房产的不同,保险公司的不同价格不同,甚至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间段的定价也不同。 6. 房屋托管费(每年缴纳) 中介房屋代管需缴纳服务费,长租一般为月租金的5%,短租例如民宿根据地区不同,收取每晚房费10-25%不等,主要看中介品牌和影响力。(自住没有这部分费用) 7. 个人所得税(每年) 这里要说一下, 由于每一位购房客户的情况不一样,房屋持有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法人,税务计算非常繁杂,属于复杂问题无法简单概括了。唯一可以说的是法人持有要比个人持有的好处是当房产转卖时,增值税法人低于个人。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本购买一套房产时,根据交易时间不同,以及涉及到很多银行评价额来计算的费用,没有到正式过户的当月,费用都可能会产生变动。非要粗略判断的话,一套房产交易时会产生的费用大概是买卖价格的5-7%。 这么看貌似日本房子税费很高,其实放眼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针对房地产有税收调控,发达国家税收调控的目标是保证房地产能够健康合理地发展,横向对比下来,日本对外国人的税收与本国人一视同仁,还算是比较友好。其他国家例如澳洲对海外人士额外增加印花税8%,加拿大安大略省对外国买家额外征税提高到20%,新加坡对外国人征税达60%等等,日后会不会也通过这种方式调控不好说,按照目前的税率和汇率还是比较划算的。 本文由株式会社优创提供。 想要在日本找房子?株式会社优创 会是你的最佳好帮手! 优创是一家充满活力的新型房地产公司,成立于 2018 年。其业务包括买卖、租赁和管理,以及酒店和住宅的运营和管理,主要分布在东京、大阪和京都、另外公司还可办理设立公司和各项签证的咨询业务。 优创的一大特色是可以用日语、中文和英语提供指导。为中国人提供支持,让客户能够安心地寻找房地产。优创自创业以来,在与众多客户的接触中,最重视的就是 "客户的声音高于一切",优创将本着这一基本立场,在开展企业活动的同时,迅速把握时代的变化。为您在海外投资的道路上提供更多有利的价值。 现在赶快联系优创,早日找到适合你的房产,联系电话: 070-1845-1446!

疫情受控 楼市转向 买家宜及早行动

踏入2022年4月份,香港疫情终于见到曙光! 每天确诊人数回落至2000宗左右,即使政府鼓励全港市民一连三天在家做快速测试,碓诊人数也没有大幅上升,证明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已经受控,林郑也表示4月21日如期实施第一期放宽社交距离限制措施。香港楼市在本年第一季成交,受疫情影响大幅减少,随着疫情受控,过去两周来,二手成交大幅上升,十大屋苑4月份首十天已经约有124宗成交,较3月份同期的62宗上升100%。由于首季成交疏落,市场上仍有笋盘待消化,醒目买家就出动争相抢购。 据前线同事汇报,刚刚在市场上成交了一个大围火车站上盖名城单位,业主原来接受1,250万底价,但同一天有4个买家一齐出价,结果业主以价高者得竞价,成交价最终为1,275万‧而且这宗个案并非个别例子,第一城、海柏花园、星涛湾也出现临场反价或「零议价」个案成交!当然这些成交个案有一共同特点,都是比市场价有折让,简单来说是笋盘! 至于一手市场,虽然未有新盘开售,只有货尾应市,但交投也一样热闹,首十天就有110宗成交,较3月同期上升3倍,比较3月全月的154宗成交,也明显大幅上升! 由于是货尾关系,成交个案不少是特色单位,马鞍山泓碧售出1座16楼C室,实用1,261呎连天台,成交价3,200万,呎价高达25,377元;九龙地区KOKO HILLS也售出5座25楼D室,实用465呎连217呎天台,成交价1,122.6万,呎价24,142元;港岛区方面,西半山大学阁也售出1座2楼B室,实用1,584呎,成交价5,880万,呎价37,121元。市场上,无论大中小单位,豪宅区或民生区都在百花齐放,而且买家对于有特点有质素的单位,出价也是豪不手软! 在疫情下,不少市民无可避免在经济上都有所损失,但累积下来的购买力仍然充沛,笔者估计市场上的笋盘在4月份会被消化,加上新盘已经准备妥当,在4月份会推出销售,发展商为了促销也会订价克制。在新盘热销的背景下,楼市又会再度热闹起来,一旦业主心态回复,踏入5月份,业主叫价一定会转为强硬!买家若有需要入市,宜早不宜迟,否则就会错失笋盘的机会!

撤辣时机未至 调整却属必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访问香港,发表了一些关于香港楼市的言论,IMF认为若来自炒卖需求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减退,港府可分阶段取消买家印花税(BSD)及税率达15 %的住宅从价印花税(DSD),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回应说︰「在目前环境下,毋须调整住宅物业的需求管理措施」。笔者明白作为政府,当然不希望楼价大升或大跌,在今年年初楼价自高位下跌了15%以上,当时市场估计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会有减辣措施!但国内一通关,形势岂即大逆转,楼价也迅速反弹,所以政府很害怕一旦撤辣或减辣,都会为市场带来额外需求,形成炒风,所以就一动不如一静! 但这些楼市辣招,已经实施了超过13年,有部份的确有赶绝炒风的作用,例如SSD(额外印花税)就令到炒家绝迹,适宜保留;但15%的住宅从价印花税,就会令长线投资者成本大增,也退出市场,尤其是中价物业业(楼价在1500 万至5000万之间),市场少了投资者,租客的选择少了,租金自然也难以下跌。部份资金利用家中的子女首置免税买楼,令到上车盘的需求更加大,间接也推高了上车盘的价位! 至于买家印花税,笔者也不建议完全取消,避免太多境外资金涌入,但若是用专才身份来港定居,希望有一所自置居所是合情合理之事,理应受到豁免,而且有名额限制,对推升楼价的影响也自然有数计。 在放宽从价印花税的同时,政府可以考虑增加供应以平衡需求,除了觅地、加快兴建等等远水之外,其实在发展商手里有大量已落成但未出租或出售的空置房屋。根据房屋局公布的数字,2023年3月已落成的空置物业数目达到18,000间,数量多过一年的落成量,相比10年前2013年,此类空置物业只有4,000个,增幅可谓非常惊人! 其实,2019年9月,政府曾经就订立空置税刊宪,但始终无法三读通过,在2020年11月政府宣布撤回法案,令「空置税」流产告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香港住在劏房、笼屋的「冇壳蜗牛」,天天见到大量空置的新楼在丢空,这两句出自杜甫的诗句可说是最佳写照。笔者也明白发展商不是恶意而为,只是辣招增加了投资的成本,令新楼去货困难,只要政府适当调整辣招,重燃市场的投资及换楼意欲,货尾单位自然可以较易放售,在此背景下加征「空置税」阻力也自然减少。 习主席名言「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自然更加不应该让房子空置,浪费是固然,也容易令人误解是囤积居奇,政府也是责无旁贷!

楼市辣招调整之我见

财爷陈茂波已预告在十月施政报告会对楼市辣招进行调整,在楼市成交整度疏落,楼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迟到好过冇到!只希望其调整到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为奄奄一息的楼市打加强针,为香港经济重振旗鼓打好基础! 在提出笔者的建议前,先回顾所谓的辣招。首先一直以来香港置业都需要支付印花税(Stamp duty),印花税应付的金额是根据楼价而征收,由港币$100至楼价的4.25%不等,这税项就是从价印花税(Ad Valorem Stamp Duty, AVD)。自2010年起,不同阶段增设额外印花税(Special Stamp Duty, SSD)、买家印花税(Buyer Stamp Duty, BSD)及双倍印花税(Double Stamp Duty, DSD),通过上面三种税收来压抑住宅物业的投机及投资需求,防止楼价急升。其实投机活动已经绝迹多时,而投资活动也大幅减少,令租盘供应越来越少,租金也自然被提高,而楼价自去年高位下跌已达15%,在这种背景下调整辣招已经是无可避免。各界人士都在呼吁减辣的情况下,港府仍坚持不减辣只令大家觉得反应过于保守及缓慢! 无论如何,财爷预告减辣,希望今次调整措施能够一步到位,不要只做少修少补,对香港并无好处。首先,笔者建议SSD并不需要撤销,持有物业少于6个月需缴交的SSD是20%楼价、6个月至12个月是15%、12个月至36个月是10% ,SSD对压抑投机炒风等影响是正面的,值得维持。不过业主如果能提出若干特殊情况下必需卖楼的原因,例如陷入财困、需债务重组,或业主及直属亲属不幸患上重病等等,需庞大医药费,经有关政府部门核实及批准,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获得豁免,就增加了辣招的灵活性,也令辣招更人性化! 第二,当今只要买家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首次置业的话,都需要支付15%楼价的DSD,对买楼投资者来说15%的税费需要超过5年的租金收益才能收回成本,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其实买楼收租是一项长期而稳定的正当投资,在市场稳定下来的背景下,容许香港市民购买第二个物业作投资收租,是值得鼓励!所以建议港人购买第二个物业,应可免付DSD,只需支付正常的AVD就可以;至于非港人或有限公司,支付的税率也可以减半。 第三,BSD是非永久居民购买住宅时需缴付15%的楼价,连同DSD合共要付30%楼价的税金,金额非常惊人,与「抢人才」、「抢企业」的政策背道而驰。笔者建议可取消BSD,只收取DSD以防止外地人士抢高上车盘,损害首置客的上车机会,免税可规定只适用于1,000万以上的住宅物业,另外也可以参考澳洲对外地人的置业限制,只准购买新盘,不准外地人买二手物业,既可以保护二手楼盘免被抢高,照顾本地需求,也同时让发展商有客源保证,投标地皮时也自然更积极,间接提高库房收入,香港市民也自然有所裨益。

减辣不足,楼价难升 人口增加利长远需求

上星期三,万众期待的施政报告出台,对于急于售楼的业主来说,并未有带来足够的好消息,由于财爷事先已扬言会有所行动,大众的期望越高,自然失望的机会就变越大。今次只有「减辣」,并非完全「撤辣」,其实并不奇怪!为官之道自然求安全为先,失撤一半,再看形势,如有需要再减辣也可。 不过笔者觉得宁愿买家印花税可以不减,而是先将香港人买第二套房的从价印花税跟首置税看齐,现在由15%减一半至7.5%属「半缩水」,根本没有作用,当今的情况是在高利率年代,存款有5%的收益,买楼收租只有3%以下的回报。越来越少人投资买楼收租,可供出租的单位自然越来越少,租金也不断在上升。政府应该优先鼓励置业收租,配合「抢人才」,大量人口将会移民香港,居住的需求有增无减,租盘现在变成奇货可居。当然,政府也有顺应民意,将合资格人才的印花税,由过去「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大大减轻来港专才在买物业时的额外负担。 施政报告中,另外一项德政是放宽资助房屋的按揭贷款保证年期,由以往的30年延长至50年,目前市场上不少居屋的楼龄都在20至30年甚至更高,按揭年期变得很短,经此安排凡资助房屋的楼龄小于40年便可做足九成按揭,让居屋二手市场上的买家可以享受更多的选择,而不用再一窝蜂去抢购楼龄新的居屋,也有助居屋第二市场的楼价更合理化! 另一个施政报告的亮点,是人口政策。在吸睛角度自然是每位新生儿父母可获两万元的「利是」,虽然数目微不足道,但反映政府增加人口的立的立场,加上其他的辅助设施,连上楼也优先,可见政府在面对香港老龄化的问题下,开始下功夫认真地处理! 除了「谷生育」外,更有效的方法自然是吸引外地移民,所以推出了投资移民政策,虽然买房产并不计算在$3,000万要求之内,但移民始终会带来实质的居住需求。重要的是政府的目标是将香港打造成有1,000万人口的大都会,所以也推出及加强各种「抢人才」计划,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五花八门,相信移民也会越来越多,所以长远来说香港的房屋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楼价短期可能会受高利率影响,但利率有升有降,笔者对香港的物业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减辣助人才置业 居留要求要搞清

施政报告的楼市减辣措施生效了超过两星期,一如所料楼价及成交都没有出现大幅增加!二手急售的业主仍然需要劈价才能成功出售单位,过去周末的二手十大屋苑成交仍然维持在10宗以下的低位,当然相比施政报告前的冰封情况是有些好转,但要显著改善还需要一些时间。 至于一手方面,在周末有两个全新楼盘开售,一个是位于启德的大型项目,另一个是在香港仔的单幢楼,合共成交104宗,创了近10周的新高。以全新项目来说成绩也不算特别标青,根据报导有近半买家是新香港人,部份并未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而是利用「先免后征」的新措施,提前购入物业。 笔者在市场也见到不少查询,都在了解国内专才来港购买物业,在新税制下并不是所有签证都可获得优惠,最容易误会的是即将实施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俗称投资移民,就不在优惠名单之内,申请人买物业仍然需要支付15%的印花税,而合资格的人才计划只有7种,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一般就业政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及「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根据从事这类入境计划的专业顾问向笔者透露,以「高端人才计划」最受欢迎,因为申请手续简便,灵活性也高,有内地网红(KOL)曾经表示申请4天便获批准,而香港政府也公布已经批出超过10万个申请。 笔者也有内地朋友,本就很有兴趣来港置业,但碍于30%的印花税而犹豫,当施政报告公布新安排后,便表示会申请专才来港,以便享受跟本地人一样的印花税率。但笔者提醒这位国内朋友条例是「先免后征」,要求申请人在入境后的九年内成为永久性居民,才可以真正减免税费,否则原来的税费就需要补上。要成为永久性居民就要连续7年以香港作为经常性的居住地,虽然没有规定必须在香港居住的日数,但申请人在港有工作,有居住地址,就是相当好的证明。 换句话说,每年都有10万或以上的专才来港,他们只要有20%,即2万名愿意申请成为永久性居民,就有2万个租住或购买物业的需求。近年全港每年的新增住宅供应平均在2万个左右,可见这项措施对物业需求影响更深远,其影响力也会随着时间日渐加强!笔者认为楼价下跌最恶劣的日子已经过去,有意置业人士应加快入市,以免错失良机!

一手销情未达目标 放手减辣难掀炒风

上周有新界洪水桥的汇都及港岛黄竹坑站上盖的海盈山两个全新盘开售,前者是上车盘,绝大部份都是$700万以下的楼价;相反港岛区楼价由$1,000万至$3,000万不等,以往相同位置的楼盘都是换楼客及投资者为主。这两个新盘受到市场的特别关注,因为是财爷放宽楼按的首次大型新盘开售。结果销情并不理想,汇都只出售64间,约占推出单位的1/3,而黄竹坑的海盈山也只售出48个单位,占推出的40%左右。一般来说,首次推盘发展商也会克制定价,以求「一Q清袋」,制造抢购气氛,有利再推售余下的单位! 今次反应未达目标,其实笔者不太意外,虽然有放宽楼按政策,但对上车盘汇都来说实际帮助有限,最高仍然是可按九成,只是保险按揭由30%改为20 %,保险费便宜了。自从上一次财爷将九成按揭扩展至$1000万,$600万以下细价楼的优势就已经减少了,买家开始倾向买$600万以上的物业,因首期相差不大,而地点及面积却有更多的选择,今次汇都正正受到此影响销情。至于海盈山的主要客群之一是投资者,但在高息及高税的背景下,放宽楼按对其帮助有限,至于另一种主要客群是换楼人士,虽然受益于放宽楼按,但15%的印花税仍需预先支付,要通过两间物业的压力测试仍然是困难重重! 今次售楼结果,充份反映当前香港住宅购买力的瘦弱,市场上的投资者在当下投资市场连一般定期存款都有4厘以上的利息,更不要说一些年期较长的投资债券,也很容易有5厘以上的回报。笔者也刚刚购入达6厘的汇丰银行债券,相对于2厘左右回报的物业租金收益,大部份投资者都不会轻易出手买楼收租。另一方面,香港近年有大量年轻人的移民,他们都是上车盘的主力买家,刚刚上月加拿大又放宽对香港年轻人的移民资格,令近十年大专毕业生只要在加拿大工作一年,便可获得永久居民资格,这种「抢人才」计划,又不知将会抢去香港多少年青人。 相反,外地来港的「专才」、「优才」,却要支付30%印花税,对吸引他们来港落地生根,无疑是一种阻碍。财爷应放心减辣,首先应对此等「人才」,暂缓缴付印花税,若七年内卖楼才征收额外税项,才能补充离港的购买力,也间接令人才愿意留港发展,收一石二鸟之效! 在购买力疲弱的背景下,笔者大胆预测,即使财爷取消全部辣招,也难掀起炒风!相反若不及时行动,楼市信心再进一步下跌的话,要挽回却是非常困难!

楼价跌不停 谷底何时见

  差饷物业估价最新公布10月住宅售价指数已经跌至自2017年3月以来的逾6年半新低,中原城市指数自最高位也下跌了超过20%,跌幅之大已超过2008年金融风暴时的跌幅,仅次于1997年的大崩盘,在技术走势而言已经跌破支持位,可谓无险可守,令大家也非常忧虑! 笔者亲身经历过97年的情况,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全民炒楼,亚洲金融风暴一刮起,大家只能尽快出售物业还债,情况有如雪崩一样,大家都无法幸免。今天住宅楼按的借贷都很低,60%以上没有按揭,急售物业的只是两种人,第一种是移民的业主,但笔者在市场发现这类业主越来越少,移民的高峰期已过去;另一种则是银主盘或是被银行Call Loan的生意人,银行对商用物业并不看好,并大幅收缩此类贷款!例如笔者有一位朋友,持有估价一亿元港币的商用物业,在银行贷款$5,500万,但银行在进行每年的例行检讨时,要求该业主即时偿还$2,000万,将贷款额减至$3,500万,市场上有部份杠杆高的业主,也就唯有急售物业还债,包括住宅物业,一旦未能及时还钱,随时变成银主盘!当然,这种情况未致于太普遍,银主盘数量也只维持低于三位数,不致于引发楼价大崩盘,但商家在此气氛下只会保留现金,不会贸然再入市买住宅物业了! 至于一般投资者,在5%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已经没有多大动力去买楼收租,收取3%或以下的回报,加上政府只「减辣」一半,继续收取7.5%的印花税,买楼投资更加乏人问津,2024年的住宅买家,就只余下用家了!换楼客也是受限于「辣招」,只余下上车客,一向以来这类买家很受市场气氛推动,市旺时争相抢购,市淡时就宁愿租楼暂住,至于另一类新香港人,相信是未来入市的主力,但移民是大事,始终需要时间才能成事,效果相信也在2024年中以后才会慢慢显著起来。 最后,笔者相信要楼价见底,起码大家要见到减息半厘以上,加上发展商大幅减价,令成交大幅回升,才能增强买家信心。一、二手物业合共每月成交超过4,000宗以上,并连续出现三个月的话,楼价才有机会见底。当然,若果政府加快取消「辣招」或美国减息的速度加快的话,香港楼价见底之时也会随之加快!

2024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办理全流程解析,超级干货,快收藏!

当我们充分了解在日本生活的好处,且能接受不好的时候(表达任何一个事物只有好没有坏,99%是有更大的坏在等待),实施就该提上日程了。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留学、配偶、工作、经营管理公司等多种方式前往日本。本篇专门为打算来日本创业投资的经营者详细讲解公司的成立以及经营管理签证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时间。 首先根据时间可以划分为下图的几个模块: 如图所示,从成立公司到登陆日本,目前在大阪需要4-6个月时间,东京则需要更长时间,主要的不同在于审查时间的长短。优创最近下签的客户是在6月提交资料的,审查耗时将近2个月。 (其中准备材料这个步骤,如果配合得好,是能够省下1个月的,3个月结束流程也是有的) 乍一看很简单,貌似可以自己申请,且看下一步拆解。 成立公司需要准备的工作 1.公司的共同发起人/协力人(在日本的日本人或者持有永驻的人,代收注册资金、跑腿等) 2.一个符合要求的办公室地址(我们此时还没有公司,只能以个人名义租,而个人没有本地身份,可以通过租房中介解决或者在日本找到一个大善人,房东不介意我们没有身份、没有担保) 3.500万日元注册资金(2023年8月4日汇率,折合人民币25万1000元) 4.个人印章以及印章公证 5.公司印章 6.一个行政书士 7.一个税理士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是公司设立流程以及上述准备用在何处: 第一步:决定公司基本事项 发起人 组织架构 公司(店铺)名称、地址 经营范围 董事人员及其报酬 注册资本金 事业年度 制作公司印章 发起人的印章证明书 其他必要事项 第二步:制作公司定款(公司章程,后称定款) 公司定款可以说是公司的“宪法”,是公司运营的基础。日本公司会社法规定,定款里必须记载以下事项: 经营范围 公司名称、地址 公司成立时发起人出资的金额或出资最低金额 发起人的名字、住址 可发行的股票数 上述5项如果没有记载在定款内的话,那么该定款被认定为无效定款,其他事项可由发起人自由决定是否需要记载到定款里。 第三步:定款认证 定款做好需要做认证。 第四步:汇资本金 将资本金汇往协力人日本账户 作成汇款证明书 打印账户汇款页,并盖章 公司设立完成 第五步:公司设立登记材料的作成 准备公司登记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准备下记的材料: 发起人决议书或发起人会议事录 法人代表选定书 董事就职承诺书 监事就职承诺书 印章届书 其他必要材料 第六步:公司设立登记 资本金汇入后2周内,向公司所在地管辖的法务局提交登记申请。过程很简单,材料准备齐全后,通过服务窗口提交即可,申请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登记申请需要「收入印纸」(印花税)15万日元 公司的成立日为当天提交登记申请的日期 不用去到窗口,通过邮寄也可提交申请,在该情况下,材料到达法务局的日期为公司的成立日 第七步:登基后各项行政通知手续 公司登记完成后,还需要做很多的手续: 公司印章证明书的申请 向税务署做各项通知 向都道府县・市町村做各项通知 保险、年金的相关手续 劳灾保险、雇佣保险等的加入:如果没有员工的话,暂时没有加入的必要 至此,公司设立手续全部结束。 (别走,这只是公司设立完成,还没申请签证!!继续往下滑) 准备申请在留资格的材料 填写“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交付申请书” 根据个人履历制定“事业计划书” 个人履历及各项证明(证明个人履历的真实性) 事业计划书及关联资料(收益预想表等证明可实施性的材料) 办公室的租赁合同+照片 护照首页复印件 近3个月内证件照 家属滞在签证所需证明(结婚证、出生证明等) 提交材料 等待审查结果,对应补交资料及电话抽查 在国内申请签证 拿着日本寄回来的“在留资格认定书”去当地最近的领馆 填写“签证申请书”,共同发起人/协力人作为身元保证人 准备护照、照片、户口本复印件等换签材料 登录日本 拿在留卡 开银行账户 回收资本金(之前汇给共同发起人/协力人的500万日元,这笔钱后续作为公司运营的资金可使用) 共同发起人退出公司 看到这里,全套经营管理签证办理流程终于结束,一点没把大家当外人,满满的干货嗷!!...想DIY的可以拿着这套流程去办理了...不想操这么多心的请后台私信优创... 本文由株式会社优创提供。 想要在日本找房子?株式会社优创 会是你的最佳好帮手! 优创是一家充满活力的新型房地产公司,成立于 2018 年。其业务包括买卖、租赁和管理,以及酒店和住宅的运营和管理,主要分布在东京、大阪和京都、另外公司还可办理设立公司和各项签证的咨询业务。 优创的一大特色是可以用日语、中文和英语提供指导。为中国人提供支持,让客户能够安心地寻找房地产。优创自创业以来,在与众多客户的接触中,最重视的就是 "客户的声音高于一切",优创将本着这一基本立场,在开展企业活动的同时,迅速把握时代的变化。为您在海外投资的道路上提供更多有利的价值。 现在赶快联系优创,早日找到适合你的房产,联系电话: 070-1845-1446!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