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香港的士牌照回购争议与自动驾驶挑战 | 居外专栏

2025年6月,香港的士商会要求政府以每个500万港元高价回购的士牌照,声称网约车“非法载客”导致牌照价格暴跌(从2015年峰值723万港元跌至目前约195万港元)。

但特首李家超明确拒绝这一要求,强调网约车是全球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业界长期独享专用停靠站、禁区接客等特权却未能善用优势。

市民更痛批业界“输打赢要”——在牌照炒卖暴利时未与社会共享收益,亏损后却要纳税人买单。

笔者亲身体验广州的士服务:扬手即停、车厢整洁、司机礼貌;反观香港的士拒载短途、随意加价、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长期存在,2023年投诉量高达1.14万宗。

问题根源在于经营模式:司机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管理,车主坐收租金忽视服务质量,高额牌照费推高运营成本,迫使司机"挑客"增收。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客源不断流失。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司机因素”将被移除,运营成本有望降低。

但这也将加剧竞争——百度“萝卜快跑”已获香港首张Robotaxi牌照,闲置私家车可转型为低成本自动驾驶网约车。若禁区接客特权向Robotaxi开放,的士的最后优势也将丧失。

不过,私家网约车在高峰时段会优先满足车主需求(如武汉实测显示高峰响应率骤降40%),这时的士“全天候公共交通”的价值就凸显出来。

平台可通过算法锁定医院、暴雨区域等高需求地点,启动“动态加价”机制,相信乘客愿意为“即时响应”支付溢价,这将成为的士新的收入增长点。

若业界仍固步自封,牌照价值恐如深圳般趋近于零(当地改为无偿发牌终结炒卖价值)。

行业重生必须从提升服务质量着手:推动车行整合为大型车队,统一服务标准;以“禁区接客权”换取政府电动化转型补贴;主动拥抱技术变革。

当自动驾驶消除司机成本后,的士的核心竞争力绝非牌照特权,而是其百年积淀的即时响应能力与人性化服务。

正如广州经验所示,只要服务到位,扬召的士仍是不可替代的刚需。高峰时段的供应稀缺性与服务稀缺性,正是的士重获定价权的双重支点。

与其寄望政府回购,不如以优质服务激活“动态溢价能力”,这才是维持牌照价值的终极保障。

来都来了,关注一下吧!

精明买家养成中心

全能顾问服务区

标签
香港 自动驾驶 广州 居外专栏 中国香港 李峻铭

免费咨询

买家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400 041 7515

咨询线上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立即咨询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