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比特币再创新高 背后棋局要弄清楚 | 居外专栏

在2025年5月,比特币价格首次上升到11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引起传统金融市场的瞩目。

这一波上涨趋势的背后,除了机构资金涌入、宏观经济环境支持外,《2025年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 Act)的推进,更被视为关键的催化剂。

然而,这项法案的战略意图与长期影响,值得保守投资者深入审视。

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必须100%以美元现金或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并接受联邦监管审计。此举表面上增强了稳定币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短期内吸引大量机构资金,通过稳定币进入加密市场,间接推升比特币的需求。

例如,Tether(USDT)和USD Coin(USDC)等主流稳定币已将储备资产中的美国债券比例提升至60%到80%,直接刺激了美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需求。

然而,法案的深层目的在于巩固美元在数位金融时代的主导权。美国政府透过将稳定币与美元资产强制绑定,不仅扩大了美国债券的全球需求(预计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更将加密市场的定价权归纳为美元体系。

这与香港近期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允许多元法币储备,而美国法案则明确排除非美元稳定币的合规空间。

因此,比特币此次突破新高,短期得益于监管合规带来的市场信心,价格获得进一步提升。但是,大家不要忽视其价格逻辑已悄然出现变化:

第一、机构资金管道美元化:现货比特币(ETF)的资金流入,需要通过美元结算,而稳定币成为法币与比特币交易的主要媒介,进一步加深比特币与美元的流动性的挂钩。

第二、价格支撑依赖美国债券需求:稳定币发行商增持美国债券作为储备,间接将比特币的市场流动性和美国债券信用绑定。若美国债券遭遇抛售潮,稳定币可能面临赎回压力,进而冲击比特币价格。

此现象衍生出一个矛盾:比特币原本是为“抗法币通胀”的避险资产,如今却因监管框架而与美元体系深度结合。因此,保守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当比特币的价值支撑越来越依赖美国债券信用,其“去中心化”特性是否名存实亡?

美国政府对加密市场的监管收编,可能压缩比特币作为“另类资产”的独立定价空间,就医2022年崩盘的UST为例,如果法案禁止算法稳定币,这将扼杀了脱离美元体系的支付实验。

对保守投资者而言,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已经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创新,更与美国财政政策的稳定性紧密相连。

在参与这场数位金融革命之际,需要清醒认识到:当“去中心化”理想遭遇“中心化”监管,投资安全性的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

来都来了,关注一下吧!

精明买家养成中心

全能顾问服务区

标签
比特币 投资 居外专栏 李峻铭

免费咨询

买家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400 041 7515

咨询线上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立即咨询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